7月6日,化工與制藥類22-1班社會實踐團前往邳州市官湖鎮官路村了解學習紙塑獅子頭技藝,此次活動由實踐團隊長岳如田帶隊,實踐團全體成員參與。
14時,實踐團全體成員抵達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石榮圣老先生家中,第五代省級傳承人劉印玲老人熱情接待實踐團成員,并帶領實踐團成員們參觀紙塑獅子頭成品展柜,紙塑獅子頭做工精細,成品色彩運用豐富。劉印玲老人為實踐團成員們介紹了近幾年紙塑獅子頭技藝的發展窘境,號召同學們將該項技藝向更多的人普及。隨后,大家圍桌而坐,由劉印玲老人為同學們講解獅子頭做法工序以及它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她強調紙塑獅子頭有數十道工序,制作完成大約需要一周左右,這極大的考驗了手工人的耐心。實踐團成員們分別從傳承人的制作經歷、作品創新和傳承技藝的舉措等方面不斷提出自己的疑問,劉印玲老人一一詳細解答,其中,黃美玥同學提出了當下紙塑獅子頭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與年輕人傳承的關系這一問題與劉印玲老人深入交流,她表示傳承需要青年群體的力量,就業與傳承技藝應做到兩不誤。傳承人石薇薇也加入討論中,實踐團同學們與兩位傳承人就獅子頭歷史發展和對獅子頭的認識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在這樣活躍融洽的氣氛中,通過與傳承人們面對面對話,同學們也深刻感受到這項傳統技藝的悠久歷史文化和制作過程的精細嚴謹。活動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們與兩位傳承人合影留念。
邳州紙塑獅子頭的造型屬意象形態,具有很強的民間傳統特色,通過傳承人的介紹同學們了解到紙塑獅子頭背后的傳承故事,對于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全新的理解與認識。